活动预告往期回顾电子杂志
往期回顾

求是论坛之:关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几点思考

主讲人:周文骞

   我国一季度和四月份的经济数据已陆续发布,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回落至7%,这是六年来的新低,但仍处于合理区间,这是早已预料到的,各项指标,包括投资、消费、进出口都有所下降,经济走势下行的压力在加大,面临着严峻的,复杂的形势。其中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工业部门的现状,工业增加值持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月份环比略有上升),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指数(PPI)从2012年3月起至今已连续38个月负增长。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很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它的总体下滑对经济稳增长威胁极大。
   深究其原因,首先是产能过剩。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有过长时期的高位增长。无论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是依靠大量资金、廉价劳动力的投入以及低成本的资源、环境消耗来取得的。这就是所谓的“要素驱动战略”。造成产能迅速膨胀,不仅在国内市场达到饱和,据统计全国主要工业产品98%处于过剩状态,另外2%也已达到供需平衡的临界线。同时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需求峰值已过高峰期,难以继续增加出口。我们看到不少地方钢铁、水泥、煤炭、玻璃行业都纷纷调整产能,关停相关企业,甚至一轰而起的光伏产业、风电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的现象。浙江省台州、温州、舟山的造船业陷入低谷也是一例。
    其次,是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无法持续发展。这就涉及到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长方式的转换。当前我国工业化全国总体已进入到后期阶段,同前期、中期相比,原有的“要素驱动战略”要由“创新驱动战略”所替代。在新的战略指引下,增长动力将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增长方式上更多的追求是质量、效率,而非单纯的数量;结构转换上要由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这种变化是工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同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保持中高速相呼应的。
    第三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早已完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经过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重新思考本国工业发展之路,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思想,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工业发展战略。工业4.0其实就是工业化发展的第四个时期。1.0是指机械化时代,2.0是指电器与制动化时代,3.0是指电子信息化时代。4.0则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融合,将传统制造变为智能制造,把制造业推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通过革命性的改变,制造业将会采用许多先进技术,引入信息化手段,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发达国家重塑后制造业相比与其他经济后进的国家,具有更多的比较优势,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世界制造业重心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这就使得我国的工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重了产能过剩的危机。
   在工业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倒逼下,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国家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以及机器人“十三五“规划,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规划,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广泛、深度融合,把中国制造改进为中国智造。其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从内在角度说,用先进技术,创新手段把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二是从外延角度说,要广泛运用云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全面连接网络。现在全国最热的话题是“互联网+”。工业接入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工业。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许多内容是同“互联网+”一致的。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涉及方方面面,有技术创新也有制度创新,有创业主体的创业精神,也有政府的扶植与相关政策的出台。这里想讲主要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关于创业主体与创业设想。创业主体中规模以上企业是一个方面,尤其是巨大的央企。它们的产出占整个工业总产出的比重大。但是千万不能忘记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大企业规模大,生产线已基本定型,要整体转型不是易事。创新有可能是从某个环节上着手。中小企业规模小,它们的产品主要是为大型企业配套。比如苹果系列,富士康系列的产品就有许多零配件分散到许多中小企业生产。后者的转型创新相对容易,它们的创新部分对大企业复杂产品是局部的,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却是整体的。现在“工业4.0”、“互联网+”热热闹闹,但认真考查起来,进入这领域开始行动的企业还是少数。有的企业还处在手工劳动时代,机械化、自动化还远未实现,要想一部登上智能化、数字化台阶确有困难;但也不能不思进取,像数控机床的雏形即单板机这样的装置还是可以采用的。问题是某些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也还踌躇不前,这就是思想保守,在战斗前“怯阵”。德国的柯达相机曾经领军全球,智能相机最早发明也是它们。受胶片相机建下的庞大产业链的拖累,不敢勇于弃旧换新,却把新一代相机的发明藏于保险箱,结果被别国迎头赶上,自身却陷入破产。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一代新人换旧人,著名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等曾几何时,都已成明日黄花,现在国际市场风头正酣的剩下苹果、三星以及中国的三巨头—小米、华为、中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日子里,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的节奏,“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第二,关于创新驱动中的人才问题。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关键在于人才。创新人才不仅仅是科技人才,而是一支创新大军,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企业投资者,以及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政府机关的干部。这些人才知识与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闯关,敢冒风险。人才来源属于国家引进“海归”的“千人计划”与国内特殊人才“万人计划”的人员是可贵的,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这些人究竟是少数。象生产第一线的广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是不可能靠引进,只能自力更生,自我培养。中央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策非常及时,普通高中,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学生因实际生产结合不够,应用能力远不及技校与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来的实用。后者深受企业的欢迎,就业没有困难。他们是创新队伍中的生力军。“长江后浪推前浪”,最主要的人才驱动力来自青年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上的条条框框束缚少,而且相当数量的年青人掌握的知识也是十分前沿,加以精力充沛、家庭负担也少。这些是中老年人无法相比的。阿里巴巴的马云是世界公认的创新人物标杆,但是集团的CEO,首席执行官已到了第三代,马云—陆兆禧—张勇。让更年轻的能人来接班。希望在人间、在年轻一代人身上。
     当前全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科创园区”、“科创中心”,在那里日夜奋斗的几乎全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以往依靠低层次、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的“人口红利”已成过去式。但中国人口众多,受过中、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技术人才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他们是向智能制造转型中的人才。我们可以享有“人口红利”2.0,即“人才红利”带来的好处。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人才驱动”。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味着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换,依靠的是创业、创新,其特征是具有广泛性和草根性,拥有的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千万人的创新大军。(秘书处周文静根据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