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经济理论与实务·策略管理·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管理实务·高级资讯系统及电子商业策略
企业财务

亚泰集团股权激励走调?

    亚泰集团曾在去年7月因暂缓实施国有股奖励个人的认股权激励方案,在证券市场激起千层浪。近来,亚泰集团的认股权激励,再次引起各方的关注。但与去年不同,此次亚泰集团却在业绩滑坡的情况下提取认股权激励基金,部分投资者对此难以认同。
 
2001年认股权激励,让中小股东心悦诚服
    在上市公司探索股权激励的实践中,亚泰集团是令人关注的一家。该公司1999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实施认股权方案的决议,其本意是通过连股连心调动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创利能力,进而完善公司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实施2001年认股权激励,亚泰集团共需资金1317.19万元,其中的30℅资金395.16万元从公司国家股股东长春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国家股红利中分得,30℅的资金395.16万元由认股权被授予人员持有流通股的锁定期限为三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被授予的股票持有期限另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事实上,享有认股权激励的个人以平均2.84元的价格持有了三年后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
 
    亚泰集团2001年实施的认股权激励,让中小股东心悦诚服。一方面认股权激励的操作有制度保证,公司董事会应命组成了认股权管理委员会,由三分之一专家和三分之二亚泰集团内部成员组成,全面负责实施认股权计划。另一方面,实施认股权激励是建立在2000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提高41.41℅基础上的。
 
2002年提取认股权激励基金,很难让投资者心服口服
    然而,亚泰集团董事会在今年3月上旬决定2002年提取认股权激励基金,就很难让投资者继续心服口服。难以服众的原因在于,2001年亚泰集团净利润由上年的17434.52万元减至11189.21万元,同比滑坡幅度达35.82℅.如果说2000年业绩含有热费补贴收入、利息减免等巨额非经常性收益,但即便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作比较,2001年仍由2000年的12656.09万元减至10949.59万元。而从2001年财务报表上看,公司的现状更让人担心。2001年每股收益0.24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是-0.25元。亚泰集团董事会明显报喜不报忧,在2001年年报中没有向投资者具体说明业绩滑坡的原因,只能看到“经济质量显著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等自我夸奖的词句。证监会要求披露的“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及解决方案”一段个,业绩大幅滑坡的亚泰集团竟然没有披露任何实质性内容,只是空谈中国入世带来的挑战。
 
    根据亚泰集团董事会决定,将对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及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和技术骨干实行认股权激励,实施认股权流通股额度约为140万股,计划享有认股权的各类人员113人。认股权行权价格为公司2001年年度报告刊登前3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即6.5560元/股。这意味着尽管业绩大幅滑坡,亚泰集团仍将动用约367万元从股权奖励基金,而该笔奖金来源2012年经营成本。到2002年年底,经过实际由中小股东参与买单后,亚泰集团中113名对2001年业绩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将以1.97元的价格获得流通股授予。
 
    2001年,亚泰集团业绩下降35.82℅,股价由2000年的行权价9.4687元下跌至2001年6.5560,而高级管理人员却以有“特殊贡献”的名义进行股权激励,其效果及性质明显“走调”。
 
股权激励机制究竟应该有利于谁?
    显然,中小股东希望看到激励的结果是公司业绩增长。如果业绩大幅滑坡也能够提取股权奖励基金,岂不是奖罚不明。实际上,亚泰集团的股权激励已成为相关员工的变相报酬。正如有的市场人士指出,如果亚泰集团的做法得以推广的话,上市公司高管只要选择利润增长最好的一年,定个奖励标准,就可以年复一年地自我奖励。
 
    股权激励制度起源于美国,在我国引入该项制度是对现行企业经理人员薪酬制度的改革,有助于促使公司高管尽职尽责,通过激励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据粗略统计,我国上市公司正在或已经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计划的已有近百家。亚泰集团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其股权激励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重要的是,股权激励既然针对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就应该与公司经营绩效挂钩。上海家化近日也提出了设立股权激励基金,前提是根据利润增量提取25℅作为股权激励基金,而且必须以“调整前”的数据资料为准。相比之下,亚泰集团的股权激励未与经营绩效的提高挂钩。(本文原载《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3月28日。)